阳朔文艺︱苏文华:人生最乐是读书

人生最乐是读书

作者:苏文华

朋友,努力读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知识,将是你成长的动力和养分,今后在你成长的道路上会一点一滴地滋养你、改变你。——苏文华

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人生中最大的乐处。每当你翻开新书的扉页,一股淡淡的书香味沁入心脾,使人神清气爽,精神倍增。读一本好书,美丽的书韵就会化成一首悦耳的小提琴曲,在你脑海里奏响;或化成一杯醇酒,令你沉醉不知归路;合书掩卷之余,更让你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周恩来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在国家危难之际,激励了多少读书人前仆后继投入拯救国家的行列。毛泽东早年外出求学,在离开家乡时他给父亲写了首诗:“孩儿立志出边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一代伟人英雄气概展露无遗。就是这样一个读书人,创造了历史,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向世人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而今,“中国梦”响彻中华大地,鼓舞着人们向着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努力。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读书人的参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知识来作为推动力,而读书获取知识,知识武装大脑,从而实现了个人梦,进而实现中国梦。

小时候,记得父亲常在我耳边唠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时候我根本不懂得是什么意思。但是,读书却挺用功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常常听父亲对我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母亲亦经常教育我:“人有知识,日里不怕人来抢,夜里不怕贼来偷,像你哥哥一样,站在三尺讲台上不挨日晒雨淋,每月领工资有多好。”我也似懂非懂,总觉得读书比姐姐上山打柴,下田劳动轻松。在父亲及哥哥的教育、影响下我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我的孩提时代是在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度过的,那时受“读书无用论”影响,书刊奇缺,好在我有一位满腹“之乎也者”的父亲,今晚给我讲《孔明草船借箭》,明晚再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什么《岳母刺字》、《武松打虎》、《薛仁贵征东征西》、《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等故事,听得我如痴如醉,每晚听父亲讲故事成了我的必修课。七十年代初期,在阳朔中学念书的六哥每个星期给我带回一本书:什么《铁道游击队》、《林海雪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十万个为什么》以及鲁迅的《呐喊》、《阿Q正传》等,给我解“馋”,这些书成了我的文化大餐,我如饥似渴地读着。记得有一次六哥给我带回了一本《毛泽东诗词鉴赏》,并郑重其事告诉我:“老弟,抓紧时间看啵,下个星期一必须交还学校图书室。”摸着这本我爱不释手的“宝书”,为了留住这本书的内容,我竟然用几本作文簿,躲在楼上每晚誊抄到深夜,星期天下午与小朋友交换看牛日(打背工),连楼也不下,一字一句拚命地抄写。我还抄过唐诗、宋词、《新华字典》。现在,每当摸着这些泛黄的手抄本,看见当年幼稚的字体,我深深地陷入了往事的回忆之中。六哥他还经常谆谆教诲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改变命运。”从此,我放牛在牛背上读,上厕所蹲着读,一直读到师范,直到现在每天读书成了我不可缺少的课题。小时候为了读书,我曾被煤油灯火烧焦头发;为了读书,曾经把饭煮焦;有时老牛趁我读书如痴如醉时竟把别人的禾苗偷啃光,因此我受到父母的责怪。我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懂得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懂得了闲适的雅致;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懂得做人的骨气;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明白了人生的价值;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懂得人间真挚友谊的存在……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此时,回头想想父母说过的话,什么都明白了。这是我人生最大的、可以终身享受的,是“不怕人抢、贼偷”的永恒收获。

现在,无数个清晨与夜晚,泡上一杯香茗,就着一盏台灯,在充满着诱惑和梦想的纸页上,我读到了人间真情,读到了智慧和美;读书,可以和先贤古人娓娓叙谈,我为生离死别的亲情潸然泪下;我为志士仁人为民族的解放而英勇献身的精神钦佩不已;我欣赏那些会说话的铅字饰演的人生悲喜剧;在缕缕油墨的芬芳中,我痴痴寻觅生命的美丽与神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中的世界是宽广浩瀚的。正是由于“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发愤,才使我懂得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苏东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太白。读书,使我明白了孔子为什么会成为圣人?是因为他韦绝三编;杜甫为什么会誉为诗圣?是因为他破书万卷;马克思为什么会留下煌煌巨著,是因为他在图书馆地板上留下了两道足痕;鲁迅为什么能把杂文请进文学殿堂?是因为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拿来读书……太多太多活在历史天空里的人物,他们的满腔热血早已漫流在书里凝固成了千钧的文字。古往今来,那些有成就的人,没有一个不喜欢读书的。王阳明被贬龙场,在毒瘴之地依然不忘研习《易经》,曾国藩戎马行军途中也会抽时间读书。请问:古圣先贤,今之哲人,哪个不是靠读书立德、立功、立言、立业的呢?哪个不是靠读书而有所创造,贡献社会而受万人景仰千古流芳的呢?我们不能想象,人如果不读书,会是什么样子,黄庭坚说:“一日不读书,尘俗其间;二日则照镜面目可憎;三日则对人言语无味。”意思:人要是不读书的话,一天后会变得很庸俗,两天后照镜子会觉得自已的脸表情很可怕,面目狰狞,三天后对人说话毫无意味,生活枯燥无味没有生机。古人任末(东汉新繁人)说得更深透彻:“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是呀,人不读书,俗不可耐,如行尸走肉。如果这样的话,那人活着与动物有什么区别呢?林语堂先生曾诙谐地比喻道:“人不读书,等于是把自己幽闭在一个牢房里;而读起书来,就如走进了一个光明的天地,在整个人世间旅行。”曾任美国第十八任交通部长的美籍华人赵小兰母亲——朱木兰,在50岁时进纽约圣约翰大学,与年轻人一起上学,从未缺课迟到。有一次纽约市突然降风雪,她仍然准时到校,结果课堂中只有她和教授两个人。在圣约翰大学的硕士学位颁发典礼上,丈夫赵锡成和六个女儿,看见头戴硕士帽子的朱木兰时,都情不自禁地闪动着晶莹的泪花,他们为朱木兰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而感动、骄傲!晋朝有个叫皇甫谧的人,20岁之前浑浑噩噩,游荡无度。后来有一天有所顿悟,开始发奋读书,一边躬耕,一边读书,乃至得了严重风痹症仍手不释卷,终于成了一个文学家。他在《玄晏春秋》中自叙道:“我读书兼夜不寐,临食不餐,不觉日夕,这种品行,人们称我为‘书淫’。”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有“悬梁刺股、凿壁偷光、萤囊映雪、焚膏继晷”等,这些故事可以说在我国是妇儒皆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发图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丈夫拥万卷书,何假南面百城。”在知识越来越受重视,人才越来越受尊重的今天,还有什么能比博览群书、才华横溢显得更为阔气?读书,不仅是一个人进步的阶梯,更是一个民族走向兴盛的不竭动力。打开一本好书,我们可以获取各种不曾懂得的知识,了解不同的见闻,甚至可以聆听智者的人生感悟。读一本好书,它能开阔人的眼界,给人以精神的动力与养料,使人心胸豁达,目光高远,成为一个知识丰富的人。毛泽东主席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正由于他一生与书相伴,才成就了他文韬武略,在风起云涌的革命运动中,才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曾国潘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可见读书的重要性。读书增长了知识,可以建构我们的骨架,丰满我们的血肉,充实我们的灵魂。古代学者刘向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古人曰:“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读书可以使人心理健康;读书可以使人心态平衡;读书可以使人生活滋润起来;读书可以使人潇洒自如。

朋友,努力读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知识,将是你成长的动力和养分,今后在你成长的道路上会一点一滴地滋养你、改变你。朋友,请把花在麻将桌上、扑克牌上、通宵玩卡啦0K的时间用在读书上,何乐不为?

?

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三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