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百科

王闽九:卜神的酸甜苦辣

点击海报查看征文启事
前情
第5集新周公吐哺:鸡蛋卜卦

卜神的酸甜苦辣
王闽九
当周文王被纣王控制,在牢狱里演绎《周易》时,他可曾预测到自己的第四子姬旦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为周朝近八百年的统治奠定基础?不得而知。
与《周易》息息相关的《周公解梦》,世人习惯将它归属于“元圣”周公姬旦,果真如此?已难考证。不过,九州的占卜算卦者,都认定他就是老大,就是鼻祖。
在世人眼中,他可真是位梦神、卜神!不过,可别以为周文王遗传基因里有特异功能,能助卜神趋利避祸,优哉游哉,过着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神仙日子。我们的卜神还真没闲工夫,陀螺似的转完自己的一生后,留下成语“吐哺握发”,即“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我们可以在这份珍贵遗产中读出他活着的状态:很忙很充实;读出他的心态:虚怀若谷,礼贤下士。
我们耳濡目染的这位卜神,尽管千秋万代仰望,其实也是肉身凡胎,防范不了谣言中伤,招架不住杀生之祸,跟凡夫俗子一般,三十六计逃为上策。不信,请看笑李飞叨的新历史小说《新周公吐哺:周公卜卦》。他一出场就是个弃官避祸的王公贵族,“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周公卜卦”的故事新编里,他免费卜卦,却出乎意料,招来误读、误解和混乱,在一系列的阴差阳错中,他像被杂耍的猴子似的,尴尬、惊惶、苦恼。好在,我们的卜神坚守自己的理想,在骨感的现实中逐步建立秩序,礼制扎根入一片混乱的尘世。
《周公卜卦》以悲剧开场,以闹剧串联若干小故事,向着“快乐老家”推进,最终以喜剧收场——好人好报,梦想成真。至此,幸福花儿怒放在读者渴望的心田中。
记得有个成语,“至人无梦”。至人,不就是“圣人”么?周公被尊为“元圣”,可谓最早的大圣人。我觉得,他即便无妄念,无噩梦,仍有梦,是追梦人,像夸父逐日般执着,信奉“爱拼才会赢”,为周王朝鞠躬尽瘁,耗尽毕身精力。我们的卜神先后辅佐二主,平定叛乱,制礼作乐,壮大周朝。他梦想成真了,与消亡在梦中的夸父迥异。那是因为,他不仅有夸父的激情,还是个理性的智者:了不起的军事家、杰出的政治家、影响深远的哲学家!
在《周公卜卦》里,我们的卜神并不诡谲。怪事可以扑朔迷离,他的推测与做法总是有理有据。他也总与身边人通俗地揭晓事实真相,绝不装神弄鬼。他的“卜”,靠的是理性与智慧。
也说说卜神的卦吧。六十四卦卦辞开头有“元亨”二字的,含八卦。其中,“大有卦”耐人寻味。我觉得它很适用于我们的卜神。
“元亨”,大通、大吉之意。那么,“大有”呢?《彖传》的回应是:“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行家解释道,获得众人信任,兼有上司的支持和下属的拥护,可谓“大有”。曹操《短歌行》写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不消说,我们的卜神周公,广获人心。至于顶头上司——成王,他意外发现自己生病时周公愿为代过代死的祷辞,感动之余,特派人迎接因避谣言之祸而逃逸的周公,使其东山再起。而周公的明德慎罚,也惠及芸芸众生。例如,武王伐纣后,姜子牙建议将商朝遗民格杀勿论,周公却主张怀柔政策,让遗民仍耕作生息在故土中,并团结遗民中德高望重有影响力的人士,以便从精神上同化遗民群体,由此获取新的支持力量,壮大周朝。他的主张被采纳了,他的愿望逐步变现……
我们的卜神终于“大有”了。
论姓氏,卜神姓姬。中国上古八大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其中,总位列于首的“姬”,被公认为万姓之祖。尽管如此,卜神深知不可单纯“拼祖上”,礼贤下士、勤政务实很重要。
论身份,他是文王子,武王弟,成王叔。钱权兼有,豪门发展机会多。卜神窃喜之余,肯定压力山大。他的责任心超强。他不喜欢挥霍优厚资源,不喜欢“葛优躺”,不喜欢“今朝有酒今朝醉”。
论成就,对周朝而言,他可谓“贡献值爆表”。他的金句与践行,闪烁在《尚书》的《大诰》《康诰》《多士》《无逸》《立政》等篇中。卜神肯定希望自己的思想永垂不朽,自己的建树影响深远。而这已成现实。
论荣誉,卜神已被评判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被视为儒学先驱。卜神若能通晓身后事,当快慰平生了。
论圈粉,卜神死后被葬于文王墓地,成王的意思是:我不敢以周公为臣。仰慕之心昭然于世。
而至圣先师孔子,绝对是他的骨灰级粉丝,竟然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卜神若能通晓身后事,定然为此涌起满满的幸福感,同时秒杀所有的委屈、所有的辛酸,所有的艰难困苦……
卜神若能通晓身后事,也会被《周公卜卦》逗得乐不可支:居然有“80后”新史官挖掘出躲在“周公”背后铜锈斑驳的姓名,还眉飞色舞地“科普”,弄得吃瓜群众狂笑不已:原来中学课本里的“周公吐哺”,跟鸡蛋有关啊!记不住古巴比伦的“美索不达米亚”、古印度的“摩诃婆罗多”、古埃及的“克娄巴特拉七世” 等等,也就算了。我们的卜神姓名“姬旦”,有何难记,只要养生不忘吃鸡蛋,怎敢忘记卜神姓甚名谁?
当然当然,我们的卜神如果有机会复活的话,还是会开个茶话会,笑谈当年礼仪。他其实没机会被那些年里的吃瓜群众呼为“鸡蛋”。瞧,中国上古八大姓都带“女”字,彰显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烙印。氏的起源要比姓晚一些,算是“姓”这个主干之下的分支。氏的由来与土地分封有关。天子以国为氏,王公贵族可以爵位、官职、封地名等等为氏,庶民可以职业等为氏,也可能无姓无氏。先秦时代,姓与氏各有其用。姓,别婚姻(古人讲究同姓不婚);氏,别贵贱。先秦习俗,男子称氏不称姓。就说我们的卜神吧,姓姬,氏周(封地在周),名旦,谥号文。那些年里,大家唤他为“周公”,后人也尊称他为周文公。他可是周朝的第一任周公,也称叔旦、周公旦。如今我们唤他作“周公姬旦”,主要是方便记住他的封地、爵位以及姓、名。不过,先秦时代如此称呼,通常不合礼仪。等级森严的奴隶社会,岂容底层人随意“犯上”?姓氏发展,直到秦汉才渐渐走向融合、统一。姓氏的演变也因此更加云里雾里。
例如,“至圣先师”,人们认定姓孔名丘。少有人知晓“孔”原为“氏”,孔子先祖为商朝开国君王商汤。商王姓子,孔子自然应该姓子。先秦时代,姓是不可变的,而氏则可不断改变。之后,二者逐渐统一起来。结果,有的家族只以姓为姓氏,有的相反,以氏为姓氏。孔子显然属于后者。
再说卜神的“鸡蛋”吧。《周公卜卦》“炸蛋”漫天飞,倒也令人过目不忘,瞬间将尘封的古董级别的姓名牢记于心,连带周公吐哺的依稀往事。不过,我们的卜神即使笑趴了,也会挣扎着爬起来分辨:“鸡蛋”叫法太新潮了,我们那些年里都称作“鸡卵”“鸡子”!各位,还记得成语“以卵击石”么?如果改成“以蛋击石”,高考同意么?《本草纲目》称鸡蛋黄为“鸡子黄”,当时人们也称“鸡卵黄”。如今的新派说法,那年头不时兴哟。哦,对了,中学生印象里的《世说新语》,有“兰田食卵”的趣事,假如将相关文本改成“兰田食蛋”,估计学霸们会有点意见……
刊发于2021.3.19《劳动时报》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