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什么是公共产品(什么是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与公共文化服务)

什么是公共产品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由于生产工具简陋,人们抵御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的能力非常有限,仅靠每个人的个体去做防御活动是很力不从心的。人的智慧让人懂得,只能依靠集体和团体的资源和人力来进行。这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所以,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要有一定的组织形式,来领导和管理这一共同体活动,这就导致了政府的产生并构成政府公共服务活动的主要行为。
1.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服务”一词来源于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public goods)一词最早在1919年由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正式使用。他的宏观动态均衡理论对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整个西方经济理论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公共产品”是指为了满足与社会个人都有利益关系的公众需求,国家运用权力保障社会每个人最基本福祉,其从事的职责活动所产生的结果、形成的物质形态。
公共服务是指由法律授权的政府以及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有关工商企业,在纯粹公共物品、混合性公共物品以及特殊私人物品的生产和供给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履行的职能,其中,政府是责无旁贷的主导者。同公共产品理论相比,“公共服务”理念更偏重于国家与政府职能理论的实践。对“公共服务”首次赋予它以形式化定义,则始于美国学者保罗·萨缪尔森。保罗·萨缪尔森认为,公共产品必须是能保障集团中所有成员均等消费的商品,如果集团中的任何一个成员可以得到一个单位,那么该集团中的每一个其他成员也必须可以得到一个单位。保罗·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一书“政府的经济作用”这一节中写道:“政府提供某些无可替代的公共服务,没有这些服务,社会生活将是不可想象的。它们的性质决定了由私人企业提供是不合适的。”
2.公共服务与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层面。公共文化服务指的是涉及到文化时候的公共服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的普及文化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提供精神食粮、满足民众文化需求、保障民众文化权益的各种公益性文化机构和服务的总和,它将文化建设与民众的基本权益紧密结合,体现了文化发展以人为本的特征。
我们整个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处于一个转型的阶段,应该说几乎还需要全新的架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系统的社会工程,先要取决于政府公共服务方式的四个转变:一是政府公共支出从侧重经济建设逐渐向侧重社会服务过渡,优先用于基础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社会安全系统建设等社会公共领域;二是改变公共财政偏向大型基本建设的增长模式,转向建立以基础科学文化教育为主导,兼顾转移支付的公共财政模式;三是改变公共服务的城乡、地区不平等现象,以保护弱势群体为重点,加强农村公共服务,建立覆盖面广与公平的公共服务体系;四是建立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共同承担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建立政府、社会、个人责任与义务相平衡的公共服务保障网络。
因此,如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程度,是当前迫切要研究的内容。
要研究创建有利于公众平等享受公共文化权益的环境和管理机制,突出解决当前文化服务疲于应付、被动适应的问题,为文化服务创造一个轻松的外部环境,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要研究公益性文化的组织机构建设,建设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并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优化和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要研究建立现代公益性文化服务制度所面临的问题、困难,以及建立和完善现代文化服务运行机制;要研究建立新的公共文化服务督导评价体系,完善评估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和成果的研究机制和管理机制。
特别要有预见性的是,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应有较高的目标定位,要走出目前投入单一、层次较低、功能不全、定位不准、信任缺失、量度不易、渠道缺乏、监督困难等困境。在指导思想上,要有层次高、质量好、辐射广、保障强的追求。首先,要树立公共文化服务“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实现行政服务理念的正确回归;第二,要把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真心实意地加以实施;第三,注重公共文化服务的系统化建设,完善和恢复服务型政府应具备的服务机制、设施、机构,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加大支持。在此基础上,以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为核心,建设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关注微信公众号:图书馆情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