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鼻炎怎么办(孩子便秘怎么办?)

小孩鼻炎怎么办

做了父母后,孩子的吃喝拉撒都成了家庭头等大事,孩子便秘也困扰着很多父母,要么几天不拉,要么一拉就大便出血,孩子疼得直哭,各种办法试了都不见效,真是让人头大。

其实和家长一样,儿科医生同样很关注孩子的大便,因为很多疾病都和大便有关,这种关注从孩子生后第一次排便就开始了。

90%以上的足月儿在生后24小时内会排出墨绿色的稠厚胎便,这就是正常的胎便,如果第一次胎便排出延迟,尤其是超过48小时,或者大便颜色、性状异常,比如只有一些白白的或淡黄色的黏液,那就要密切注意有没有其它合并症状,比如肚子胀,呕吐,尤其是吐黄的绿的,如果有这些症状就需要找新生儿外科医生检查一下了,看看有没有先天的肠道畸形。

外科医生对胎便排出延迟同时合并呕吐的新生儿,一般会建议做肚子的X线检查,排除肠闭锁,胎粪性肠梗阻等需要手术处理的疾病,因为这些问题拖久了会导致肠穿孔等严重的问题,而有些肠梗阻对症处理之后症状就消失了,比如胎便过于粘稠,通过洗肠、通便的处理,大便就逐渐正常了。

还有些肠梗阻对症治疗之后症状缓解了,但过段时间大便又拉不出来了,同时还会出现肚子胀、呕吐。比如甲状腺功能低下,需要服用甲状腺素才能改善症状,当然还有巨结肠,一种肠神经异常的先天性疾病,靠近肛门的一段肠子少了神经节细胞导致肠子痉挛,大便到了病变肠管这里就很难排下去了,结果就是便秘,肚子胀,这种病一旦确诊了也是需要手术治疗。

还有一些情况是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大便挺正常的,每天都能拉,但加辅食之后就发现孩子经常便秘,几天才拉一次,而且一拉就憋得满脸通红,后来到医院检查,却发现孩子没有正常到肛门,肛门口特别狭小或者开口不在正常的位置,有的开口靠近阴囊,有的开口在阴道下方,还有些肛门外形正常但直肠狭窄。

这些孩子以前一直没有便秘的症状是因为一直吃母乳或者配方奶,大便为稀糊状,直肠肛门小也排得很通畅,而一旦加辅食后大便变硬变粗了,就排不出来了,这些情况也需要手术才能解决。更少见的还有一些长大之后才出现的顽固性便秘,同时可伴有尿失禁、大便失禁、下肢痉挛,做检查发现是脊柱畸形导致的神经损害。

上述的这些便秘主要特征是找到了明确的病因,统称为器质性便秘可能不是很合适,但主要是为了区别下面要讲的“功能性便秘”,也就是大家平时说的那种便秘。

说到便秘大家都知道大便干、大便硬,次数少,但少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便秘?大部分人并不清楚,包括很多医生。儿童功能性便秘中国还没有自己的诊断标准,我们也是参照下图中的国际通用的罗马标准。

这个标准因为是国外定的,所以翻译过来有些不好表达和理解。但对照一下这个标准很多家长还是可以给自己孩子判断一下,比如一些母乳喂养的孩子五六天才拉一次大便,但吃得好,大便也不干,也没有其它症状,就不是便秘。

跟器质性便秘不同的是,功能性便秘并不是怎么拉都拉不出来,而是多少都存在有意无意的憋大便行为,至于为什么会憋大便,为什么会便秘,原因并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和饮食及排便习惯关系比较密切,生活学习环境的变化也会诱发便秘,遗传和精神心理也可能和便秘有关系,原因不同,治疗的重点也会有些不同。

很多家长可能也注意到,孩子在吃母乳的时候大便都很好,但一吃配方奶就开始便秘,有时候换一种奶粉又好了,还有些孩子大便一直好好的,添加固体辅食之后就开始便秘了,原因可能就是食物中一些成份影响了排便。

刚开始如厕训练的时候,有的孩子,因为适应不了新的排便方式,不肯排便,如果家长操之过急,过分强迫孩子,会让他对排便产生恐惧,反而导致便秘。

还有些孩子由于上学,外出游玩,不愿意在陌生的环境下排便,有便意的时候憋便,大便在直肠内长时间潴留,让直肠适应了粪便的张力,便意反而消失了。粪便在直肠里逐渐累积,水分进一步被吸收,变得越来越干硬,排出也就更困难,大便粗硬导致肛裂,排便疼痛,又进一步抑制排便,形成恶性循环,严重的会导致粪块堵塞于直肠内,上面的稀便从粪块周围流出,出现污便和失禁。

便秘给孩子带来很多身体上的痛苦,腹胀、腹痛,食欲差,甚至大便失禁,还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和心理,而长期便秘深圳可以影响孩子的发育,所以不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便秘都需要治疗,越早治疗越容易见效,这也是国际诊断标准的时限从原来的12周改为现在的1月和2月的原因。

那孩子便秘怎么治呢?如果孩子平时偏食,水果蔬菜吃得少,喝水也比较少,可以让孩子多喝点水,多吃点纤维素含量高的果蔬,比如西梅、杏、李子、葡萄干、西兰花、豆类等。但目前没有充足的证据证实额外补充纤维素、多喝水、增加运动量对便秘有效,所以保持正常的纤维素、液体摄入量,保持正常的运动量即可。

治疗便秘更多的时候还是要靠药物,对有硬便嵌塞排不出来的孩子,一岁以内可以用开塞露帮助排空,一岁以上可以口服聚乙二醇类药物(每天1-1.5克/公斤体重)3-6天,或者隔日到医院里灌肠清除直肠内潴留的硬便,消除孩子排便的痛苦,然后用聚乙二醇(通常每天0.4克/公斤体重开始,需要根据找医生根据用药反应调整)维持大便软化,没有聚乙二醇时可以用乳果糖,通常建议维持用药至少2个月,要在便秘症状消失后至少一个月逐渐减量。目前也没有充足的证据证实益生菌对便秘有用,不推荐常规用益生菌来治便秘。

在借助药物、保持良好饮食习惯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排便习惯,孩子吃完饭后,结肠短时间内的蠕动会增强,有利于排便,所以可以在饭后10分钟左右让孩子去排便,有助于训练孩子养成每天自主排便的习惯。

功能性便秘虽然不是严重疾病,但治疗并不那么容易,用了上面这些方法很多孩子也并没有效,如果孩子同时有腹胀、营养不良等情况需要及时找医生复查, 必要时需要找外科医生检查,但大部分功能性便秘的孩子预后都很良好,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部分孩子都能好。

本文根据欧洲和北美小儿胃肠肝病和营养学会2014年的指南意见对旧文进行重写,关注本公众号后,回复“67”可查看《孩子排便少,便秘还是巨结肠》,回复“35”了解《儿童肛裂》。